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風俗及歷史--- 中國方言-粵語

   南方和北方,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中國的方言傳統上是以南北之分,即所謂「南腔北調」,北方主要的方言是國語,
而南方方言種類比較多同雜,即吳、湘、贛、客、粵、閩。
  粵語是漢語的一種方言,是我國最大的強勢方言,已經擁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它
的直接來源是古代漢語。在秦代,秦始王先後兩次平定百越,好多中原漢人移民
到嶺南,漢越雜處之下,古粵語就開始形成。然而現代粵語卻不是古粵語獨立發
展的產物,特別是經過漢末唐末宋末這三個時期,粵語與中原漢語的差距越來越大,
已經自立門戶。元明清時期,粵語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導致現代
粵語和普通話的差異很大,多於七成以上。
  粵語喜歡搞"中外合資",同一個詞或詞組中,一半外來的,一半土生土長,還要把
那外來的詞諗成粵語腔。例如,波(ball球),恤(shirt襯衣),的士(taxi計程車)等等,
我們都耳熟能詳。其實這正是粵語的一貫作風,它本來就是中原漢語、當地土韶、少
數民族和外國語的"雜交品種"。
  粵語也和壯語相似,比如"客人"叫"人客","乾菜"叫"菜乾","公雞"叫"雞公","牯牛"
叫"牛牯"等等,都和壯語的結構相似。漢語和壯語雖然都屬漢藏語系,畢竟不是同一個
語族,粵語卻能將他們融為一體。這種融會貫通、大而化之的神通,正是粵語和粵語文
化的特徵。
  粵語打通了南北東西、古今中外,也打通了全省。粵語文化的影響要比閩語文化的
影響大,粵劇比閩劇或梨園戲、高甲戲、歌仔戲有名,廣東音樂也遠比福建的南音深入
人心。所以粵語比閩語更吃得開。
 
參考資料
書:
   大話方言 (易中天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