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道教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中國的傳統宗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成仙、
救濟世人。不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對現代世界也有着一定影響性。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
經》等為主要經典。
 
道教最早可追朔於原始時期的崇拜自然與鬼神,從最早的人神溝通的占卜等多種方術,原始宗教逐漸演變成殷
周時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到春秋戰國時期,古代宗教經歷了顯著的理性化演變,與社會文化知識的分化。

道教的稱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曾經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
家、墨家、道家、陰陽家甚至佛教都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自稱或被認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
詞,將堯、舜等先王之「道」和孔子的言「教」稱為「道教」。

教理和教義

道教天師道從創宗之初,漢代張道陵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
。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
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尊神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過程(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
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一,而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故道教徒祝頌語常曰「無量天尊」,人類通過某
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

在修身方面,道教講究「人天合一」、「人天相應」、「無為而治、不言之教」,講究「虛心實腹」、「歸根
復命」,「深根固柢」、「長生久視」、「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
辯,以游無窮。」等等。
道教的宗教活動十分龐雜,主要分兩大類,道士的自身修行(稱為道術)和道教儀式,內容包括道教經法、
懺法、齋、醮、符咒、禁咒、隱遁、乘蹻、驅邪、伏魔、降妖、消災、祈禳、房中術、神仙術、辟穀、風水堪
輿、占卜等。而道士的自身修行成為道術,包括內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內容。此外,道教還有許多道術。
例如內觀、守靜、存思、辟穀等多種。

主要典籍

道教奉老子的《道德經》、莊子的《南華經》為重要的兩部經典。另外,有部分學者認為道教模仿佛教的大藏
經創製了道藏,收集歷代道家著作,不僅包括哲學和道家理論,而且包括煉丹、養生、治病、氣功等方面
的著作。記載道教符錄、齋醮、科儀、修煉方法的經典主要有《正統道藏》、《道藏輯要》、《萬曆續道藏》
等,這些典籍有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技等產生影響。現僅存明代《正統道藏》流傳,其它版本
已失傳,現存歷代道教經典多收錄於此。道教的經書數量非常龐大,各派的主要經典也各不相同。
道教節慶

三元節是道教的大慶日子。三元節,就是「三官大帝」的誕辰,並以天官生日為上元節,為天官賜福之日,要
舉行祈福法事;地官生日為中元節,為地官赦罪之日,要普渡孤魂;水官生日為下元節,為水官解厄之日,請
神明為運勢不好的人消災解難。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以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
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

道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許多宗教都認為人的壽命是不能改變的,然而道教不這樣認為,有一句話「我命在我不在天」,另外,道教作
為一個多神教,相信萬物有靈,甚至人體的各種器官都有神靈。亞伯拉罕諸教教義認為人生充滿了不幸或者罪
孽,認為死後靈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卻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
教追求的是「長生久視」、長生不死。也因此有許多養生的方法,例如氣功等在道教得到了發揚。

道教對人生大體上總是保持積極的、正面的態度。這是道教與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處。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海南島之旅

不知大家對海南島有什麼認識呢? 大家可能想到陽光與海灘,沒錯,剛剛從海南回來,十分掛念那兒的環境和風景。讓我帶大家 「重地舊遊」,回顧我4天旅程。 
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第一天,落機後我們到達海南島最發達的城市------三亞。首先,我們去興隆咖啡園,左圖是當地的咖啡豆。當然,我們還品嚐不同種類的咖啡,例如: 椰奶咖啡、碳燒咖啡等。之後,我們參觀五公祠。五公祠是記念唐、宋時的位著名歷史人物,有唐朝名
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詮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第二天,當然要去我期待已久的陽光與海灘啦!三亞最著名的海灘------亞龍灣渡假區。那兒到處到是人群,,此處水清沙幼,藍天碧海,海底絕美珊瑚處處可見,海浪波濤洶湧,十分興奮。我們玩得樂而忘返,不捨得那兒的風景和環境。從圖片可知,那兒的風是多麼大,十分舒服。跟著,我們去亞洲風情園。那兒有不同的國家的民俗的風格,例如有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等。之後,我們去熱帶植物園,那兒什麼的奇異植物都有,右圖是園裹最大的南瓜。那兒地方十分大,有什麼的水族館、溫室等等。
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第三天,我們去鹿回頭公園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那兒是登高望海和觀賞南國海濱城市景色的唯一佳處,俯瞰全個海南的景色。
Your browser may not support display of this image. 之後,就是乘搭中國最快的火車-----高鐵(和諧號)第一次搭的心情難免有些興奮,而我們乘搭高鐵往另一個目的地:(右圖是火車票)。車上的設施都挺新的,
都坐得挺舒服。
4天,都是旅行的最後一天。四天三夜這麼快就完了,雖然在海南逗留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我還在記憶猶新。我很再去多次呀!!!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中國一個歷史悠久的宗教-----佛教

 佛教起源於印度,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左右的歷史,對現在亞洲許多國家有很深遠的影響。佛教釋迦牟尼創立,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初葉。釋迦牟尼生於公元前565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自幼受婆羅門教的教育。在二十九歲時,感到人世有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遂捨棄王族的生活,遍訪名師,經過六年苦修。終於在三十五歲,在菩提樹下成道,創立佛教。其後在印度中,北部恒河流域一帶進行傳教活動,信徒漸多。他創立佛教後,被尊稱為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者),又叫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於八十歲逝世,他死後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論輯為佛典,並向各地傳佈。佛教以一己自覺心之豁醒,仍為離苦之不二法門,其精神為「自了自覺,渡脫苦海」(小乘:提倡個人修煉),進而「覺他渡他,同登彼岸」(大乘: 提倡普渡眾生)
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實年代已不可考証,初期大約是經由西域傳入中國。據說在公元前2年,西漢哀帝時有一位博士弟子秦景憲曾得大月氏使者口頭傳授《浮屠經》。「浮屠」即佛陀之義,浮屠經即佛經。這是中國知道佛教的開始。而比較確實的記載是東漢明帝派遣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法。蔡愔等人與兩位西域僧侶攝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著佛像,佛經一起返回首都洛陽。其後明帝洛陽興建了中國早期的佛寺白馬寺,作供奉佛像及弘法之用。當佛教傳入後,受到部份皇室及貴族信奉,而佛像則受人供奉,以祈求多福多壽。此時的佛教仍未普及民間。及至東漢末至魏晉時期,國內大亂,人民生活痛苦,精神上缺乏寄託,儒學衰微,佛教乘勢而興,支配兩晉南北朝三百年間之思想界。
更多資料:

飲食文化---中國八大名菜


        中國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這一句說話可見中國人對於「食」的愛,對於「食」的講究。中國人一般都認為背部向天的動物都是可放進嘴裡頭的,就是這一份的膽色,中國才會有這麼多的菜餚,這麼多令人讚嘆的味道。中國地大脈博,名個地方的菜式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最著名的有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湘菜、閩菜、浙菜和徽菜八種,合稱中國八大菜系。
        魯菜亦即山東菜,主要由濟南菜和膠東菜組成。魯菜注重急火快炒、能保持食材原料品質的烹調方法,因此更能嚐到食物的鮮味。另外,魯菜的烹調亦經常用到蔥,著名菜有蔥燒海參、蔥燒蹄筋、蔥燒肉等等。
        川菜來自四川。川菜給人的印象除了辣外,還是辣,辣彷彿成為它最大特色。但實際上是味重清鮮的菜系。典型川菜如有回鍋肉、魚香肉絲、豆瓣鯽魚、宮保雞丁、水煮肉。
        而我們廣東人所熟悉的粵菜則注重「五滋」、「六味」。而且菜式夏秋清淡、冬重濃郁。名菜式有東江鹽焗雞、清蒸魚、白灼基圍蝦、燒乳豬和大良炒牛奶等。
        蘇菜結合了蘇州、南京及無錫三地菜的風格,特點是用料精,以及用水鮮為主,味道則濃中帶淡、鮮香酥爛、原汁原湯、鹹中帶甜。著名的菜餚有清燉獅子頭、鮮藕肉夾。
        湘菜以辣著名,與川菜不同的是前者以麻辣為主,後者突出「酸辣」與「鮮辣」。湘菜講口味,沒有了辣味,也就索然無味了。
        閩菜即福建菜,注重刀功,重視湯菜,也特別注意調味。由於福建近海,所以烹煮材料多為海產。閩菜的招牌菜包括佛跳牆、雀巢香螺片、雞湯汆海蚌、七星魚丸。
        浙菜以魚、蝦、蔬菜為主要材料,十分講究菜品的味道純真。著名的佳餚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東坡肉、叫化雞等。

        而來自安徽的徽菜擅長燒、燉,講究火功。不少菜餚都是用木炭火單燉,原鍋上桌,保持原汁原味。名菜有無為熏鴨、火腿燉甲魚、黃山燉鴿、奶汁肥王魚等。
        我們品嘗美食不但為大飽口福,亦可研究地方菜的特色。從菜式的烹調方法、調味、食材選取可了解當地的文化。
參巧資料:
http://www.chinalane.org/life015/travel/feature/00002393.html

中國傳統藝術---粵劇京劇


相信大家必定有聽過粵劇。小時侯,我只知道粵劇這東西是老一輩的人才會喜歡的玩意。那時候,我總覺得粵劇中的人打扮得很古怪,他們的腔調也很怪異。當時的我對粵劇並不感興趣,我認為比起粵劇連續劇較為好看。但近年,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事改變了我對粵劇的看法。
粵劇又名廣府大戲,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當時廣東、廣西非常流行。粵劇融合了中國其他戲曲,例如弋陽腔、崑腔等等。後來,因為一些文化人想令廣州人明白粵劇的內容,而加入大量廣州話。早期的戲班藝人成立了瓊花會館。但後來卻被清政府燒燬,這沉重打擊粵劇這一行的事業。在抗戰時期,因大量粵劇工作者逃難到香港和澳門,所以粵劇分別在省、港、澳三地發展。
我的婆婆是一個粵劇迷,我經常聽她說小生、花旦什麼的。我一直都不知道這是什麼,直到一天,我忍不住問婆婆,我才知道原來角色分類原在末、淨、生、旦、醜、外、小、貼、夫、雜十大行當,後來演變為「六柱制」,即是整個台戲由六個主要演員擔當起來,包括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正印醜生及正印武生,而丑角經常兼演淨的行當。正印花旦是班中的第一女主角,而二幫花旦就是第二女主角。粵劇戲班中第一男主角的統稱是文武生。這三個就是粵劇中的男女主角了。
有看過粵劇的人都必定知道粵劇的腔調是怎麼的,原來粵劇的基本聲腔梆簧,也有西皮、南音、粵謳、龍舟、木魚、鹹水歌、梵曲等等。粵劇的梆簧是用方言演唱,而且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所以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高胡、三弦、月琴、沙鼓、高邊鑼等等都是伴奏的樂器。現在,還加入了西洋樂器。
說了粵劇,當然不能不提京劇。相信有很多人也不知道粵劇和京劇的分別。
京劇又稱京戲。在公元1790年,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來到北京,自始便在北京盛行。相信大家也聽過唱做念打。唱做念打表演的四種基本功。「唱」指的是唱功。「做」是指表演。「念」指的是念白。而「打」則指的是武功。
京劇的角色劃分非常嚴格,只有生、旦、淨、醜四大行。生是指男子,有分老生、小生和武生。旦就是指女子,有正旦、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和彩旦。而淨即是花臉,分為正淨、副淨、武淨和毛淨。最後,丑也就是丑角,分為文丑、武丑和女丑。而傳統戲劇的服裝統稱為行頭,包括:蟒、靠、褶、帔、衣、盔、靴等。
京劇的唱腔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種。二黃整體音區偏低,旋律的色調暗淡、凝重、平靜,多用於悲劇情節和表達憂鬱的情緒。而西皮整體音區偏高,旋律色調明亮、華麗、尖銳,多用於喜劇情節和表達愉悅的情緒。而主要伴奏樂器有胡琴和鑼鼓等。
經典京劇有《四郎探母》、《白蛇傳》和《鎖麟囊》等等。而經典粵劇有《帝女花》、《昭君出塞》、《荔枝頌》和《红燭淚》等等。如今粵劇和京劇已被流行音樂取代,而變得式微。新的一代只愛聽流行音樂、看肥皂劇,而不去接觸粵劇和京劇,使劇班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究竟粵劇和京劇會不會消失於人世,成為中國的一頁歷史﹖我們也只得看看我們新一代的行動了。
相信大家必定有聽過粵劇。小時侯,我只知道粵劇這東西是老一輩的人才會喜歡的玩意。那時候,我總覺得粵劇中的人打扮得很古怪,他們的腔調也很怪異。當時的我對粵劇並不感興趣,我認為比起粵劇連續劇較為好看。但近年,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事改變了我對粵劇的看法。
粵劇又名廣府大戲,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當時廣東、廣西非常流行。粵劇融合了中國其他戲曲,例如弋陽腔、崑腔等等。後來,因為一些文化人想令廣州人明白粵劇的內容,而加入大量廣州話。早期的戲班藝人成立了瓊花會館。但後來卻被清政府燒燬,這沉重打擊粵劇這一行的事業。在抗戰時期,因大量粵劇工作者逃難到香港和澳門,所以粵劇分別在省、港、澳三地發展。
我的婆婆是一個粵劇迷,我經常聽她說小生、花旦什麼的。我一直都不知道這是什麼,直到一天,我忍不住問婆婆,我才知道原來角色分類原在末、淨、生、旦、醜、外、小、貼、夫、雜十大行當,後來演變為「六柱制」,即是整個台戲由六個主要演員擔當起來,包括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正印醜生及正印武生,而丑角經常兼演淨的行當。正印花旦是班中的第一女主角,而二幫花旦就是第二女主角。粵劇戲班中第一男主角的統稱是文武生。這三個就是粵劇中的男女主角了。
有看過粵劇的人都必定知道粵劇的腔調是怎麼的,原來粵劇的基本聲腔梆簧,也有西皮、南音、粵謳、龍舟、木魚、鹹水歌、梵曲等等。粵劇的梆簧是用方言演唱,而且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所以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高胡、三弦、月琴、沙鼓、高邊鑼等等都是伴奏的樂器。現在,還加入了西洋樂器。
說了粵劇,當然不能不提京劇。相信有很多人也不知道粵劇和京劇的分別。
京劇又稱京戲。在公元1790年,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來到北京,自始便在北京盛行。相信大家也聽過唱做念打。唱做念打表演的四種基本功。「唱」指的是唱功。「做」是指表演。「念」指的是念白。而「打」則指的是武功。
京劇的角色劃分非常嚴格,只有生、旦、淨、醜四大行。生是指男子,有分老生、小生和武生。旦就是指女子,有正旦、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馬旦和彩旦。而淨即是花臉,分為正淨、副淨、武淨和毛淨。最後,丑也就是丑角,分為文丑、武丑和女丑。而傳統戲劇的服裝統稱為行頭,包括:蟒、靠、褶、帔、衣、盔、靴等。
京劇的唱腔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種。二黃整體音區偏低,旋律的色調暗淡、凝重、平靜,多用於悲劇情節和表達憂鬱的情緒。而西皮整體音區偏高,旋律色調明亮、華麗、尖銳,多用於喜劇情節和表達愉悅的情緒。而主要伴奏樂器有胡琴和鑼鼓等。
經典京劇有《四郎探母》、《白蛇傳》和《鎖麟囊》等等。而經典粵劇有《帝女花》、《昭君出塞》、《荔枝頌》和《红燭淚》等等。如今粵劇和京劇已被流行音樂取代,而變得式微。新的一代只愛聽流行音樂、看肥皂劇,而不去接觸粵劇和京劇,使劇班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究竟粵劇和京劇會不會消失於人世,成為中國的一頁歷史﹖我們也只得看看我們新一代的行動了。

影片:1)<iframe width="425" height="349"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iJjbp6uYjhA"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2)<iframe width="425" height="349"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kKZxA8Gbafs"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3)<iframe width="425" height="349"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V0aqLmLiOaY"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參考資料:

中國傳統藝術---變臉

為什麼會有變臉呢?
變臉是個民間藝術,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臺,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而大家對變臉有幾多認識呢?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臺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扯臉是比較複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系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扯臉有一定的難度。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乾淨俐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 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而且,變臉都有不同的面譜,不同的面譜代表不同的意思。
詳情如下:
紅色代表忠直

紫色代表威嚴

黑色代表勇猛

綠色代表凶猛

黃色代表勇敢

金色代表妖道

中國傳統藝術-皮影戲

  皮影戲又叫燈影戲,它是用燈光照射到刮薄的牛羊皮上,通過人物剪影的
活動來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民間戲劇藝術。
  在過去電影、電視等等媒體尚未發達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
間娛樂活動之一。在中國,皮影戲亦是湖南長沙的代表藝術,流行於長沙、
湘潭、瀏陽、望城、寧鄉等地。
  最早傅說皮影興神有關,有的說是遠古的太黃真人最先教人制作皮影,後來
又有人說是觀世音菩薩發明了皮影,從些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到皮影產生初期
興巫術的關聯。不少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方士少翁進言說他有招魂之術,並
設帳弄影以招嬪妃李夫人之亡靈。
  其實皮影不只是帶給人們娛樂和快慰之外,它背後還藏有更深層次的文化。
皮影戲和木偶戲一樣,同屬於傀儡戲傀儡戲興皮影都具有除煞、酬神興送神
功能,亦在喪禮中扮演?驅除邪煞、招魂攝魄的重要角色。它亦同時具有教
化功能,通過演繹歷史人物興故事,辨忠奸、寓褒貶;宜傳儒家思想的忠孝節
儀,別善惡、明倫理;演悲歡、勸善行善。 
  整個皮影戲的演出很複雜,舞台設置、皮影樂團的配合等都不簡單。所以
別以為皮影只是一個普通的玩意,它背後的意義還多的呢!

參考資料
書:
   中國傳統皮影 (沈?著)
Website:
   甚麼是「影子戲」?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7007122802440